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共商出海破局新思路!广交会上看“青岛制造”韧实力
发布时间:2025-04-17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广交会上看“青岛制造”韧实力
展会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青岛企业不仅带来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还与国外客商交流共商出海破局新思路
广交会是观察中国开放进程的最佳窗口。第137届广交会如期开幕,全球超2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如约而至,3.1万家企业携新品亮相,有力印证了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的客商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给全球贸易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分三期举办的本届广交会上,青岛交易团将有847家企业陆续亮相。其中,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青岛参展企业共计273家。企业不仅带来了突出科技支撑、广纳新质生产力的新产品,还通过与国外客商的面对面交流,打开了多元路径破局的出海新思路。
“新”风扑面,“智造”亮相
自1957年诞生于封锁与隔绝的困局中,广交会始终以“破局者”的身份见证并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结。向“新”而行,就是最生动的注脚。本届广交会上,企业正积极顺应这个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的AI时代,从“制造”向着“智造”跃升。
海尔展台主题是“AI生活,智慧全球”,带来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视、全屋智能等全品类AI科技产品及方案。其中既有行业首款基于国奖保鲜科技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海尔博观618冰箱,能够让牛肉存放10天红嫩鲜香;也有针对欧洲用户喜食冰块需求的纯净冰水冰箱,制冰纯度超过行业10倍;还有绿色引领产品X11洗衣机,比欧洲A级能效标准还节能60%。抓住AI发展机遇,海尔已同步进行了研发、制造、营销全方位的AI升级,以进一步夯实技术引领、制造引领、服务引领实力。
海信展台凸显全球化布局中体育营销的力量。
“这是海尔第37年,也是第73次参加广交会。希望本次参展,能够从单纯的产品、技术展示,升维到品牌认知、技术话语权、创新共同体的更高层面,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企业的智造优势和品牌力量。”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表示,基于过去不断进行供应链布局和业务并购的全球化拓展,当前,海尔坚定且深入的全球化布局已经进入了收获期。这些布局将进一步助推企业2025年的海外市场表现。
“当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很大概率将是新常态。但就海尔自身而言,我们认为全球化作为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的市场规律不会改变,数字技术驱动下的产业互联和创新也会不断创造新的增长机遇。”张庆福称,作为布局全球化最早的行业企业,海尔更加关注以动态能力构筑发展的确定性,并在制造和研发两大层面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产业链优势。一是本土化制造,使得企业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强;二是技术协同开放创新,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当前,家电行业的成熟市场正进入存量博弈新周期,新兴市场还处在规模化扩张周期,但结构升级也在并行。海尔将牢牢把握好用户需求这一准绳,以科技创新能力为底座,赢得新发展。
全球首台RGB三色Mini LED电视、全球首款专为Xbox定制的超短焦投影产品PX3-PRO、全球市场增长最快的音响品牌Soundbar……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品力”,是海信不断积蓄海外市场本土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在本届广交会上,海信以“AI Your Life”为主题,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将展区进一步细分为“AI Your Picture”“AI Your Audio”等展览单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场景生动演绎,向全球客商展示海信在芯片、音视频技术、智慧家居和绿色能源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实力,以及AI赋能下的未来生活图景。海信展台还辟出专门区域设置足球互动游戏,吸引众多客商参与。游戏不仅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也呼应了海信与体育和足球的连接,凸显了海信在全球化布局中尤为注重体育营销的力量。
“在当前形势下,广交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数量持续增加,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市场开拓的机会。”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助理副总裁毕强表示,广交会是一个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交流平台,海信希望客商们能通过对各类新产品的直观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海信品牌的了解和信赖,更有效率地达成合作意向。
立足于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海信始终关注海外能力布局的深度与广度。“海信以技术融合驱动本土化创新,通过技术互融、渠道共享、供应链协同、文化共振,实现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适配。”毕强表示,截至目前,海信在全球拥有30个研发中心、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64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初步形成了覆盖欧洲、美洲、东盟、中东非、亚太和中国区的全球“5+1”区域中心布局。海信正在为行业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国际化发展范式。
加速布局海外工厂
外贸企业是天生的弄潮儿,不断与风浪搏击早已刻画进发展的基因。不少受访的青岛参展企业坦言,全球贸易格局加速变革,也是一次倒逼企业加快转型、提升发展韧性的契机。
海容冷链展台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美国客户此前已经提前备货,相关库存产品足够使用较长一段时间。预计下一个采购周期,公司印尼工厂将投产,可以向美国供货。因此,本轮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不大。
“目前,马来西亚机械锁工厂、泰国电子锁工厂正在加快建设进度,预计3个月后将恢复对美国供货。”青岛三链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辉说,海外工厂布局是企业迈出发展“舒适区”的关键一步,尽管酝酿已久,但真正下决心落地还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倒逼。在与外国客商的接触中,他发现“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的魅力,让外国客商无法抗拒。“目前国外客商更急迫与中国做生意。”他透露说,像锁业这个细分赛道,中国产业链十分成熟完整,产品更具性价比,产业链转移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即便自己的海外工厂,也要通过中间品贸易,将更多不可替代的环节放在国内完成。
应时而动,多元破局
布局海外工厂并非唯一答案,青岛外贸企业正以多元路径破局。
思路一是“通用技术耦合创新,以新产品开辟新赛道”。在广交会上,青岛兴邦电器集团的两个展台分别位于家用电器和新能源企业及智慧出行两个展区。这家专注厨电产品出口超30年的企业,已切入智能新能源充电桩新赛道。“充电桩部件制造环节,涉及多种标准化电气产品的生产,与高品质厨电产品的关键部件制造有相互可借鉴的通用技术。”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王任华说,海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加大,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2022年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产品可以对接适配市场绝大多数平台和车型。王任华坦言,遍布全球的长期客户是企业出海最大的底气,“我们的厨电产品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国际销售网络,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新产品研发开辟新赛道,实现出海产品的迭代升级。”
思路二是“加快对新兴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作为国内工具车领域的龙头品牌企业,青岛华天车辆有限公司80%的市场份额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那么大,西方不亮东方亮。”公司总经理薛源表示,手推车产品的定制化率非常高,需要完备的零部件供应以及熟练的产业工人,目前在中国生产仍是最优选择。当前世界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正在加快对南美洲、中东、中亚等地区的市场需求研究,定制开发更多符合当地用户习惯的场景产品。
思路三是“借助跨境工具,拓展新渠道”。多家青岛外贸企业反馈,在传统外贸方式受影响的背景下,广交会上的不少客商都提出了通过跨境电商交易的模式。特别是近日中国B2B跨境电商应用DHgate(敦煌网)在美国下载量大增,受到中小外贸企业的广泛关注。该应用已跃居苹果美国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排行榜的第二位,仅次于ChatGPT。面对美国政府即将加征的关税,美国消费者“囤货中国商品”情绪大增。同时,由于加征关税后商品价格势必上涨,美国消费者都在积极寻找绕过关税壁垒的购物途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青岛日报2025年4月17日3版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