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民营企业家 | 刘衍卉:向“智造”跃迁,布局“AI+环保设备”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衍卉:向“智造”跃迁,布局“AI+环保设备”
从跨行业固废处理、余热利用拓展到电极锅炉、储能,并延伸至光伏制氢和AI运维等领域……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达能”)的进化史,恰是青岛民营企业向“智造”跃迁的一个缩影。
“在本次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我有幸作为企业家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建议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作用,青岛达能作为上合组织生态环保产业创新联盟会长单位,将整合行业资源,赋能上合基地平台的发展。对此,市直有关部门给予了精准回应,坚定了我们在行业内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青岛达能总经理刘衍卉告诉记者。
亲历火电行业“三级跳”
用刘衍卉的话来说,他跟火电环保设备打了38年交道,见证和亲历了中国火电从蹒跚起步到奋力追赶再到领跑全球的发展历程。
1988年,大学毕业的刘衍卉进入青岛锅炉辅机厂工作,开始了在火电设备行业的深耕。彼时,中国的火力发电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火电设备仍以10万千瓦机组为主,很多都依赖进口。
伴随着中国火电的腾飞,2006年成立的青岛达能也逐渐脱颖而出,致力于煤炭清洁燃烧的处理设备及各类工业余热回收等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引领中国火电清洁化、灵活化转型的潮流。
从早期的拳头产品除渣机和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到如今提供全方位的节能环保解决方案,青岛达能基本覆盖了工业领域的固、液、气各种废弃物处理和余热回收,同时涉足电厂灵活性改造、清洁能源消纳等领域,产品出口至越南、菲律宾、波兰等国。
2021年,青岛达能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青岛第四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这是资本市场对其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和深耕主业的认可,标志着公司进入了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布局智慧能源新图景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火电行业正朝着“智能、低碳、灵活、高效”方向大步迈进。
“为满足智慧电厂建设需求,火电设备已经从早期的粗放型制造发展到现在的精益制造、智能制造和智能运维。”刘衍卉介绍,公司正在布局AI+技术,形成整合行业生态系统的能力。
就在前不久,青岛达能发布了一种通过融合边缘计算与数字孪生的AI技术,构建一套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优化能力的输渣设备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能够达成“无人值守、智慧运营”的先进管理模式,该技术被中电联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新能源+储能”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电解水制氢再合成绿甲醇和绿氨,能够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
在胶州市李哥庄镇,青岛达能建设的12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的配储制氢项目即将投产。作为山东首个光伏配建制氢项目和青岛市光伏重点示范项目,项目将探索绿电制氢的能源融合可行性,推动青岛氢能产业链的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构建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共赢发展,加快以创新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助力青岛生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刘衍卉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王亚楠